因此,实现大规模太阳能光热发电必须突破太阳能光热发电中的效率低、成本高这两个瓶颈。
B/B值是将特定时间内的订单总额除以出货总额,是设备供应链需求和供给的比值。第三季末太阳能电池合并订单出货值(来源:Solarbuzz 全球太阳能厂商、产能设备季报)2010年,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收益将如预期的达到超过100亿美元的水准,而且大厂如美商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也成为了首家在一年的设备订单量达到10亿美元的设备厂商
若供应商收到的订单约当于产能,则此时市场景气仍属健康,尚有成长空间。此外,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的未结订单(Backlog order)成长率降到个位数的成长水位,这种趋势与2008年底太阳能电池设备订单高峰后所观察到的情况相似。B/B值是将特定时间内的订单总额除以出货总额,是设备供应链需求和供给的比值。相对于目前已知进行中的产能扩充,2011年下游对太阳能电池模组的需求由于补贴政策的修正反而显得不太确定。另有许多设备供应商也表示其2010年太阳能电池设备的营收也超过5亿美元。
反之,低于1的B/B值则为设备需求疲软的讯号。有鉴于此,Solarbuzz认为,对于厂商近期公布的2011年扩产计画有其必要一一个别确认,并监测扩产的进度和时程,以评估一线太阳能电池厂的产能供给状况对于供过于求的疑虑。淘金热早已成为历史,而李维斯品牌却仍世界著名。
GTSolar营销和传播总监JeffNestel-Pat告诉本报记者,从1994年最初研制的热交换法(HEM)铸锭炉到今年推出的DSS450HP晶炉,GTSolar的铸锭炉技术已经历了5次重大创新。Hemlock的合资公司美国道康宁公司(DowCorning)也为太阳能行业提供硅锭和硅片生产的上游基础硅块。阳光中几朵争艳的花 只有11名雇员的美国Stellaris太阳能公司或许不似前面提到的几个业界巨头那么声名远播,但是它的目标却貌似更宏大:通过技术创新重塑太阳能行业未来。美国也有众多太阳能行业公司在给中国的太阳能淘金者提供着铁镐、铁锨。
他还直言,我认为太阳能制造领域创造的就业机会较少。上个月,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州的技术调研和分析机构绿色科技传媒公布了全球15家最成功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中国占了8家,而且还有3家跻身前4名。
GTSolar在上海设有工厂,在北京有办事处,上个月公司把新的亚洲运营总部设在了香港。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包括多晶硅原料生产、硅棒、硅锭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光伏产品生产和光伏发电系统等环节。这可能让美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到千家万户。已经筹资600万美元的Stellaris称它的太阳能板所需的光伏材料更少,成本更低且更易于安装
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中国地处北半球,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
于是,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万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
已初步建立起从原材料生产到光伏系统建设等多个环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多晶硅材料生产取得了重大进展,突破了年产千吨大关,冲破了太阳能电池原材料生产的瓶颈制约,为我国光伏发电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预计到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将占全国电力装机的25%,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将占到5%。
在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工程等国家项目及世界光伏市场的有力拉动下,我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美国是最早制定光伏发电的发展规划的国家。日本1992年启动了新阳光计划,到2003年光伏组件生产已占世界的50%,世界前10大厂商有4家在日本。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于上世纪7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进入稳步发展时期。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与美国相近,比欧洲、日本优越得多,因而有巨大的开发潜能。
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而德国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大大推动了光伏市场和产业发展,使德国成为光伏发电发展最快的国家。
1997年又提出百万屋顶计划。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力争使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8GW(百万千瓦),到2050年将达到600GW。
近几年世界上光伏发电快速发展,已建成了十多座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6个兆瓦级的联网光伏电站。太阳电池及组件产量逐年稳步增加,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西藏日辐射量最高达每平米7千瓦时。在不远的将来,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
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
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工程等国家项目及世界光伏市场的有力拉动下,我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
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日本1992年启动了新阳光计划,到2003年光伏组件生产已占世界的50%,世界前10大厂商有4家在日本。
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万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力争使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8GW(百万千瓦),到2050年将达到600GW。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与美国相近,比欧洲、日本优越得多,因而有巨大的开发潜能。
太阳电池及组件产量逐年稳步增加,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已初步建立起从原材料生产到光伏系统建设等多个环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多晶硅材料生产取得了重大进展,突破了年产千吨大关,冲破了太阳能电池原材料生产的瓶颈制约,为我国光伏发电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西藏日辐射量最高达每平米7千瓦时。于是,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